2021-04-12
普源精电一行来访浪live
微纳电子学系
2021年3月30日下午,普源精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人力资源副总裁吴雅文女士、公司首席技术官严波先生、北京研发总监何毅军先生一行来访浪live
微纳电子学系,于微纳电子大厦227会议室举行座谈交流会。微纳电子学系副系主任王玮教授主持会议。
王玮教授对与会者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微纳电子学系的师资和科研等相关情况。普源精电公司首席技术官严波对公司的历史背景、普源书院、公司发展历程和技术研究方向等做了详细介绍,表达了与微纳电子学系合作的意愿。随后,双方就未来潜在的合作机会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在微电子领域共建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实习基地、技术合作和人才招聘等方面达成了初步意向。
关于RIGOL
普源精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IGOL Technologies CO.,LTD)自2000年成立,致力于成为测试测量行业卓越的国际品牌,专注于通用电子测量仪器领域的前沿技术开发与突破,是目前测试测量行业中国唯一拥有数字示波器自主芯片研发能力的企业。
2021-03-19
微纳电子学系在高端芯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被誉为浪live直播
领域“国际奥林匹克盛会”的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 ISSCC)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于2021年2月13日至22日以线上会议形式举办,本次会议是该系列会议的第68届。微纳电子学系在“超低功耗智能物联网芯片(AIoT)”、 “高性能雷达频率源”等高端芯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在ISSCC上报道。
1. 异步事件驱动型AIoT唤醒芯片
面向智能物联网(AIoT)对低功耗唤醒芯片的迫切需求,浪live
黄如院士-叶乐副教授课题组,与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浙江大学、上海芯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提出了国际首创的异步事件驱动型AIoT芯片架构,解决了在随机稀疏应用场景下长时平均功耗高的问题,显著降低了AIoT节点设备的功耗;课题组同时提出了异步脉冲的信号特征提取方法,仅以几十nW的极低功耗代价便实现了信号特征提取;不仅如此,基于“时域帧生成器”和“卷积神经网络”智能推断引擎的技术,结合重训练机制,在具备低功耗的同时,使物联网应用场景因噪声而导致推断精度低的问题得以解决。...
2021-03-19
微纳电子学系1篇论文入选2020年度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近日,中国电子学会2020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揭晓,浪live
微纳电子学系1篇论文入选,为2020届博士生宋宇的论文《面向健康监测的集成化智能微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指导教师:张海霞教授,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电子学会自2016年起设立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旨在充分发挥学会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举荐人才的作用,推动电子信息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创新,促进青年人才成长。本奖项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优秀博士论文不超过参评论文总数的20%。本次评选,中国电子学会共收到168篇会员的博士论文,经专家评审和公示,共30篇论文入选。其中,浪live
、清华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各有3篇论文入选,入选数量并列第一。
宋宇,美国百人会英才学者奖(2019)、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唐立新奖学金等奖项获得者,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能源供给、健康医疗监测、生物汗液传感以及智能微系统等相关领域,累计发表期刊及会议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2篇,包括Nature Biotechnology, Science Advances, ACS Nano, Nano ...
2021-02-10
微纳电子学系2020年度在IEDM上发表多个重要研究进展
2020年浪live
微纳电子学系研究团队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立足基础前沿研究,在神经网络硬件、先进逻辑器件、智能传感器等多个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并在第66届国际电子器件大会(IEDM)上报道了多个重要研究进展。
人工神经网络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高效快速训练对于其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意义重大,但传统误差回传算法(BP)存在耗时长、能耗大等问题。针对该问题,微纳电子学系杨玉超研究员、黄如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变存储器(PCM)的高效人工神经网络训练系统。该系统利用PCM电导状态的内在随机性作为随机源,以存内计算方式产生用于训练的随机权重,对训练算法的有效简化提升了软硬件间的兼容性,多层次的优化策略有效降低了整个系统的硬件代价。该系统成功应用到大型卷积神经网络VGG-16的训练过程中,并且在CIFAR-10数据集上取得了超过90%的识别正确率,达到了与传统训练算法相当的水平,并将训练时间、能耗降低3倍以上。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存内计算的进一步发展,也为人工神经网络在终端智能硬件平台上的片上训练及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
图1 基于PCM的神经网络高效在线训...
2021-02-04
微纳电子学系-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会顺利举办
2021年2月3日上午,浪live
微纳电子学系-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会于线上召开。浪live
科学研究部基础研究办公室副主任鲍锦涛参加会议,微纳电子学系副系主任王源教授主持会议。
王源首先介绍了近两年微纳电子学系申请和获批自然基金项目的情况,鼓励大家积极准备申报,鲍锦涛阐述了浪live
基金申报工作的安排及注意事项,针对2021年度指南的变化内容做了详细介绍。随后,三位曾获资助的项目负责人李志宏教授、杨玉超研究员和常鹏鹰博士后依次分享了他们对基金申报的理解和经验,分别侧重介绍了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人才项目的申报经验,并与线上参会的老师就申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充分地交流和沟通。
本次基金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会吸引我系50余名科研人员参会。
2020-10-17
浪live直播
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正式获批立项建设
2020年10月13日,北京市教委印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同意浪live直播
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立项建设的通知》,标志着浪live
牵头组织申请的浪live直播
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通过初步审查、宏观论证和领域论证等环节,正式获批立项建设。
日前,北京市教委分别组织专家召开会议,对浪live直播
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进行了宏观论证和领域论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房建成院士和北京科技大学张跃院士分别作为两次论证会的专家组组长主持论证会,北京市教委李善廷处长、浪live
科研部张宁部长,以及浪live直播
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主任黄如院士和主要骨干参加了论证会。
论证会议现场
实验室主任黄如院士汇报实验室建设方案
会上,专家组认真审阅了实验室申报资料,听取了实验室主任黄如院士关于实验室建设方案,以及实验室主要成员关于代表性成果的详细汇报,并和实验室人员进行了交流质询。领域论证会上,专家组还对实验室进行了考察,了解最新研究进展情况。
专家组现场考察实验室
在进行了现场质询和深入讨论后,专家组一致认为由浪live
牵头建设的浪live直播
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面向...
2020-10-09
黄芊芊研究员获2020年“科学探索奖”
2020年9月25日,第二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浪live
7位教师获奖。微纳电子学系黄芊芊研究员榜上有名。
黄芊芊研究员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后摩尔时代超低功耗微纳电子器件及其在逻辑电路、新型计算等领域的应用。作为50位获奖者中最年轻的一位,黄芊芊感到非常高兴:“它不仅是对我过去研究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我未来进一步深入科学探索的莫大鼓舞。”
“科学探索奖”是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支持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的、45周岁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一个公益性奖项。作为国内首个由互联网企业设立的科技公益项目,“科学探索奖”于2018年由马化腾携手饶毅、杨振宁、施一公、潘建伟等知名科学家共同发起。奖项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支持在中国内地和港澳地区全职工作的、45周岁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每年评选产生50位获奖人。奖项启动资金由腾讯基金会资助。
据“科学探索奖”管理委员会透露,本次获奖人名单较去年更为多元化,其中女性获奖人增至5位、35岁及以下获奖人6位(最年轻获奖者仅30岁),港澳地区首次放开申请后,亦有3位科学家获奖。2020年“科学...
2020-09-24
苏州市相城区副区长曹岩一行来访浪live
微纳电子学系
2020年9月18日下午,苏州市相城区副区长曹岩一行来访浪live
微纳电子学系,并于微纳电子大厦205会议室举行交流会。
曹岩副区长一行参观了微纳电子大厦工艺实验室,微纳电子学系科研副系主任王玮教授介绍了微电子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术成果等方面的情况,参会的教授介绍了各自有应用前景的研究成果。双方就视觉芯片、压力传感器等科研项目进行了热烈研讨,并对后续可能的成果转化和进一步合作达成了初步意向。
2020-09-22
微纳电子学系召开2020级新生大会
2020年9月18日下午,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纳电子学系在微纳电子大厦103会议室举办了2020级新生大会。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微纳电子学系副主任王源,MEMS方向研究生班主任杨振川,本科生班主任黄鹏、王茂俊,团总支书记贺凌出席本次大会。
迎新大会现场
会上,王源首先为新同学们介绍了微纳电子学系的历史发展、学科排名、师资力量等基本概况,并一一展示了微纳电子学系的多个教研基地和多项不同层级的科研基金项目,激励即将开展专业学习和科研工作的本科新生和研究新生们积极科研、向上向学。随后,王源老师总结概述了近几年来微纳电子学系的各项科研成果,为新同学们打了一剂“强心针”。最后,王源老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分别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并勉励同学们珍惜当下学习和科研的时光,期望同学们能够学有所成、研有所成。
王源教授为新同学们作报告
同学们认真聆听报告
大会结束后,同学们有序参观了微纳电子大厦的超净间工艺实验室,并与在座老师们就学习、科研和日常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新同学们在系楼门口合影留念,手持写有“肩负使命强芯...
2020-08-09
“智能计算系统”暑期在线课程圆满结束
7月6日-17日,浪live
微纳电子学系王源教授与中科院计算所陈云霁研究员及寒武纪团队合作开设了为期10天的“智能计算系统”的暑期在线课程。该课程是浪live
国家浪live直播
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先进实训系列课程之一。来自浪live
、耶鲁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相关专业50余名本科、硕士、博士生参加了本次课程学习。
我们当前正处于一个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智能计算系统是人工智能的核心物质载体,每年全球要制造数以十亿计的智能计算系统(包括智能手机、智能服务器、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需要大量的智能计算系统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智能计算系统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到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智能计算系统”课程采用“应用驱动,全栈贯通”的思想,以一个图像迁移风格的驱动范例带动,重点围绕智能计算系统的设计理论、方法、关键技术等展开讨论,从基本概念开始,力求由浅入深帮助同学们建立智能计算系统设计及应用的知识体系。
“智能计算系统”课程以在线课堂授课、实验项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理论+实验”教学,使学生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