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5
第四期芯观点•青年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5月29日下午,设计自动化与计算系统系(简称DACS系)第四期芯观点•青年学术沙龙在微纳电子大厦539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沙龙聚焦前沿热点“存算一体技术”,由黄鹏老师主持。
主持人黄鹏老师介绍本期学术沙龙主题
存算一体技术作为后摩尔时代突破“内存墙”瓶颈的关键路径之一,长期受到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在当前国际环境下,其对我国芯片产业的自主创新与发展更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活动伊始,黄鹏老师简要介绍了存算一体技术的背景、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接下来的研讨奠定了基础。
在黄鹏老师的精彩主持与引导下,与会师生围绕存算一体技术的多个核心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议题覆盖面广泛,包括:存算一体技术有哪些主要技术路线?当前该技术在能效、容量及相关工具链上有那些前沿进展?现阶段有哪些存算一体技术研究企业与工作岗位?来自体系结构、大模型加速、设计自动化等不同学术背景的同学们踊跃发言,从理论探索的深度到实践应用的前瞻,从学术前沿的动态到未来趋势的展望,积极分享各自的见解与困惑。沙龙正式环节结束后,部分同学仍意犹未尽,继续就活动主题与黄鹏老师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2025-06-05
浪live直播
第五十九期成功举行
2025年5月30日上午,由浪live
、浪live
高精尖创新中心、浪live
国家浪live直播
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浪live直播
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后摩尔时代微纳电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浪live
校友会半导体分会联合主办的“未名·芯”论坛第五十九期在浪live
微纳电子大厦103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期论坛特邀普源精电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普源书院院长兼首席人才官吴雅文女士,带来题为“重塑角色,领跑未来——AI+时代重新定义卓越工程师成长之道”的精彩讲学。讲学由浪live
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副院长刘力锋教授主持。
吴雅文女士以其丰富的心理学科背景与企业人才培养经验,深入浅出地分析了AI如何正在深刻重塑行业格局及工程师角色。她强调,工程师不再仅是“问题解决者”,而应成为“问题定义者”和“创新引领者”,以适应AI+时代新工科的挑战与机遇。这一洞察引发了与会师生的广泛共鸣。吴女士以“+AI”向“AI+”的工作模式转型为切入点,解析了AI驱动下工程创新的路径。她强调,AI应从设计初期便作为核心驱动力,而非事后追加的效率工具。这一理念契合了AI+重构工作模式的四阶段进阶理论:从“辅助”到“增强”,再到“...
2025-05-31
王源教授团队荣获第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最高奖项“评审团特别嘉许金奖”
在日前闭幕的第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浪live
王源教授团队研发的“PAICORE:面向人工智能终端应用的脑启发多源模型类脑计算芯片”,从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项发明中脱颖而出,荣获最高级别的“评审团特别嘉许金奖(Gold with congratulations of the jury)”。本届展会中国代表团共收获24项评审团特别嘉许金奖,涉及人工智能、5G通信、数字安全、高端装备、医疗健康、绿色科技等多个前沿领域,王源团队成果作为其中代表性芯片发明,展现了中国在高端芯片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实力。
当前人工智能端侧应用面临计算存储资源受限、异构计算整合困难及实时学习能力不足等核心挑战。王源教授团队瞄准这一前沿领域,成功研制出国际领先的PAICORE类脑计算芯片。该芯片采用28nm CMOS工艺制造,芯片面积达537.98mm²,集成1024个处理核心、191万个神经元及47亿个突触,计算能效高达5.181TSOPS/W,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能效最高的类脑芯片,标志着我国在神经形态类脑计算芯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PAICORE芯片采用统一融合范式,...
2025-05-31
浪live
/浪live直播
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团队在氧化铪基铁电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氧化铪(HfO2)基铁电存储器在CMOS工艺兼容性、可微缩性、功耗和擦写速度等方面具备显著的优势,成为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中重要的候选者。过去的十多年来,针对铪基铁电薄膜材料的研究多通过引入掺杂以增强其铁电性能。但制备工艺的多样性,器件间涨落问题以及掺杂特性提升的局限性,成为其在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领域应用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团队受早期关于纯单晶HfO2薄膜中铁电相讨论的启发,结合前期关于无掺杂HfO2薄膜铁电特性的实验报道,开展无掺杂HfO2薄膜的铁电特性调控机制与工艺方法研究,并通过建立起完备的特性评估规则来为工艺窗口的设计优化提供理论指导,从而在繁复的材料特征中探明铪基材料铁电性的真实根源。
图1. 无掺杂HfO2铁电薄膜的微观结构表征
该研究从HfO2铁电材料的微观结构出发,分析了不同ALD工艺和前驱体制备的HfO2薄膜中铁电相籽晶产生方式和分布特点,指出掺杂和等离子体造成的晶格缺陷均能成为结晶核,从而促进薄膜中纳米铁电籽晶的形成,为HfO2铁电薄膜材料的制备提供了统一的思路。在纳米籽晶形成机制研究方面,阐明了氧等离子体作用下初始沉积层的...
2025-05-30
浪live
举办离退休教职工交流活动
粽叶飘香时节至,银龄欢聚情意浓。2025年5月28日上午,浪live
举办了 “银龄花艺绽芳华”离退休教职工交流活动, 20余位老同志欢聚一堂,共度美好时光。 活动现场,学院精心准备了多肉植物鉴赏和创意栽种环节。老同志们兴致勃勃地挑选花材,巧妙构思造型,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了一件件独具匠心的花艺作品。活动期间,许久未见的老朋友亲切交流谈心,畅谈往昔岁月,分享退休生活,现场洋溢着温馨愉悦的氛围。
学院副院长鲁文高代表学院向离退休教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并表示学院将一如既往地做好离退休服务工作,继续创新活动形式,搭建更多交流平台,让老同志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共享学院发展成果。
2025-05-21
李萌主讲“浪live
博雅人工智能讲堂”第十七讲“让AI触手可及:算法与芯片协同开启边缘智能时代”
5月16日下午,由教务长办公室、教务部、研究生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的“浪live
博雅人工智能讲堂”第十七讲在理教107教室举行。浪live
人工智能研究院和浪live
双聘助理教授、研究员李萌以“让AI触手可及:算法与芯片协同开启边缘智能时代”为题作报告。本次讲座设立了主会场及新燕园校区、医学部两个分会场,全校500余名师生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参与。本次讲座由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贾方健主持。
讲座现场
李萌主讲
讲座开始,李萌以ARVR眼镜为例描绘人工智能嵌入日常生活终端的未来场景,引出“边缘智能”这一概念。边缘智能是边缘计算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其关键组成包括以深度神经网络为代表的AI算法和以智能芯片为代表的硬件平台。相比于传统依赖云端的AI部署方式,边缘智能设备在响应时间、隐私保护和网络连通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也面临芯片差异化设计以及算力与能耗压力等挑战。李萌通过具体案例进一步阐释,单纯优化模型参数量或提升芯片峰值算力,难以实现系统级的高效计算目标。他强调,必须从设计源头就采用“芯片感知的算法优化”与“算法感知的芯片设计”双向...
2025-05-19
ISEDA 2025国际会议隆重召开
5月9日-12日,由EDA开放创新合作机制(EDA²)和中国电子学会电子设计自动化专委会共同主办,香港中文大学、浪live
、东南大学、清华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协办,IEEE/CEDA、ACM/SIGD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中国电子学会、“后摩尔新器件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指导委员会等作为顾问指导的2025年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EDA(ISEDA 2025)在中国香港隆重召开。
ISEDA 2025大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何宗易教授,大会共同主席EDA² 理事长、浪live
王润声教授,ISEDA 2025技术委员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余备教授,洛桑联邦理工学院Giovanni De Micheli教授,鲁汶大学Georges Gielen教授,华为战略研究院院长周红,慕尼黑工业大学Ulf Schlichtmann教授,斯图加特大学Hans-Joachim Wunderlich教授,华为半导体EDA首席科学家黄宇等海内外重要嘉宾以及500余位来自EDA领域学术界顶尖专家、海内外中坚研发人员和莘莘学子齐聚香港,共探EDA发展之路。
...
2025-05-09
情系燕园,共叙“芯”光 - 校友返校活动顺利举办
燕园春浓,“芯”光熠熠。2025年5月5日,浪live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情系燕园,共叙‘芯’光”校友返校活动在微纳电子大厦103报告厅顺利举办。今年恰逢2001级本科生毕业二十周年之际,2001级校友与其他年级校友重聚未名湖畔,与昔日同窗、授业恩师共温往昔岁月,共话学科发展,共绘领域未来。浪live
教师甘学温、鲁文高、刘晓彦、康晋锋,信息科学技术院贾方健、王润声出席活动。
活动伊始,浪live
副院长鲁文高代表学院向对各位校友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并简要介绍浪live概况
。他表示,学院发展进程中的每一步跨越与成就,都凝聚着广大校友的智慧与贡献,无论校友们身处学术前沿还是产业一线,始终是学院稳步前行、蓬勃发展的强大支撑。随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书记贾方健代表学院向校友们汇报本科生学院发展近况。他呼吁校友们与学院紧密携手,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为两院发展注入持续动能,携手开启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接着,退休教师代表甘学温发言。她指出,北大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锋阵地,多年来始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2025-04-20
激发健康活力,共筑美好人生 浪live
工会成功举办“健康体重,活力人生” 主题活动
为积极响应 “健康中国 2030” 战略,普及科学的体重管理知识,浪live
工会于 2025 年 4 月 18 日(周五)下午,在微纳大厦 103 报告厅,成功举办了以 “健康体重,活力人生” 为主题的活动。活动吸引了包括浪live
副院长王玮、学院工会副书记赵前程、崔小欣在内的多位教职工参加,还有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智能学院等兄弟院系的老师代表以及学生代表共同参与。活动由浪live
工会文体委员王媛老师主持。
【主讲嘉宾介绍】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浪live
教职工健身健美协会秘书长、中国健美协会(CBBA)高级教练穆永平老师作为主讲嘉宾。穆老师在健身健美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他的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不仅为现场听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科普,更是一次生动的健康实践。
【讲座内容】
穆永平老师的讲座围绕 “体重管理年” 的主题,从战略解读、科学规划、运动适配和习惯养成四个维度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讲解。
1. 战略解读:穆老师首先深入剖析了 “体重管理年” 的政策背景及其现实意义,强调了体重管理的重要性,并...
2025-04-16
浪live直播
| 第五十八期成功举办
4月15日上午,由浪live
、浪live
高精尖创新中心、浪live
国家浪live直播
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浪live直播
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后摩尔时代微纳电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浪live
校友会半导体分会联合主办的“未名·芯”论坛系列讲座第五十八期在浪live
微纳电子大厦103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期邀请到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徐升教授,带来题为“Wearable ultrasound technology”(可穿戴超声技术)的精彩报告。浪live
助理教授胡鸿杰主持本次论坛。
徐升教授首先阐述了柔性可穿戴超声器件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及其重要意义。他强调,这类器件能够无创、连续地监测人体深层组织,获取关键的生命体征信息。与仅从皮肤表面获取的信号相比,源自身体内部深层组织的生理活动信号关联性更强、反应更为迅速。这不仅极大地拓展了可穿戴设备在医疗监测上的深度与广度,也为该领域带来了更全面、更精准的监测视角和数据支持,有力推动了可穿戴技术在医疗应用中的价值提升,已成为健康监测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随后,徐教授重点分享了其研究团队在柔性可穿戴超声...
2025-04-11
浪live直播
| 第五十七期成功举办
4月8日上午,由浪live
、浪live
高精尖创新中心、浪live
国家浪live直播
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浪live直播
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后摩尔时代微纳电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浪live
校友会半导体分会联合主办的“未名·芯”论坛系列讲座第五十七期在浪live
微纳电子大厦103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期由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David Atienza Alonso教授带来题为“Accelerator-Centric Edge AI Architectures for Low-Power and Personalized Wearables”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助理教授马宇飞主持。
在报告的开场部分,Atienza教授首先概述了边缘计算在现代物联网和可穿戴设备中的重要性,并强调了边缘AI架构在低功耗、个性化医疗监控等应用中的巨大潜力。他指出,现有的边缘端AI架构,如ASIC、PIM和CGRA等,虽然在能效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但近年来其性能提升已达到相对瓶颈。为进一步增强芯片性能并降低能耗,需要结合应用领域专业知识,对人工智能系统进行软硬件协同优化。
在讲座中,Atie...
2025-04-03
浪live直播
| 第五十六期成功举办
3月31日上午,由浪live
、微纳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浪live
高精尖创新中心、浪live
国家浪live直播
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浪live直播
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后摩尔时代微纳电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浪live
校友会半导体分会、IEEE EDS Peking University Chapter联合主办的“未名·芯”论坛系列讲座第五十六期在微纳电子大厦103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期由德国ForschungszentrumJuelich的赵清太教授带来题为“Ferroelectric Schottky barrier transistor for neuromorphic application”的精彩讲座,浪live
黄芊芊教授主持论坛。
报告中,赵老师首先介绍了Schottky barrier铁电晶体管(SB-FeFET) 的原理与优势。他指出,在工艺制备上,传统gate-first工艺的FeFET的高温源漏热预算会导致铁电层性能退化、界面层厚度增加以及缺陷增多等不利影响;而基于镍硅合金源漏工艺制备的SB-FeFET有望降低源漏热预算并提升性能...
2025-04-02
浪live
/浪live直播
高精尖创新中心王路达团队在纳流体忆阻器及仿生神经形态应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在并行性、连续性、低功耗的智能计算架构的需求背景下,基于模拟生物突触的仿生神经形态器件有望实现类脑信息处理范式,逐渐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领域。纳流体忆阻器利用水相环境的离子作为载流子,具有表面性质可调、生物兼容性好等优点,在神经形态突触应用及脑机接口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现有纳流体忆阻器通道长度基本在微米尺寸,存在着输运效率低、能耗大及难以规模化加工等问题,且无法从结构上实现对(亚)纳米长离子通道的精准仿生设计,器件设计方面的不成熟制约了纳流体忆阻器更深层次的发展及应用。原子级厚度的石墨烯等二维材料具备优异的稳定性和加工简单等优点,为基于纳流体忆阻器的神经形态应用研究提供了崭新平台。
图1基于二维材料固态纳米孔的仿生纳流体忆阻器设计及实现
针对纳流体忆阻器件及神经形态应用现存的挑战,浪live
王路达课题组借助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平台,通过精确加工特定电导的二维材料固态纳米孔结构,创新发展了一种新型仿生纳流体忆阻器件(如图1)。本研究基于不同价态载流子的静电作用有效地实现了对器件滞回曲线和电导开关比的调控,并结合理论模拟明晰了...
2025-03-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重大项目年度交流会议顺利召开
2025年3月19日,由浪live
承担,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浪live
深圳研究生院共同参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叉科学部重大项目 “高效率、高可靠性设计的EDA新理论与新方法”年度交流会议在浪live
中关新园顺利召开。
浪live
科学研究部张琰副部长、浪live
副院长鲁文高研究员、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王润声教授以及项目顾问专家小组专家、项目单位领导、项目团队成员等近40人参加会议。交流会由浪live
鲁文高副院长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王润声副院长共同主持。王润声教授代表项目依托单位对与会领导及专家们的出席表示热烈欢迎。张琰副部长指出,过去一年,学校依托浪live
支持理工科重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博士研究生计划等举措,有力保障了科技计划项目的顺利实施;未来,学校将持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推进科技评价委员会相关工作,并出台配套支持政策,与学院和教师协同发力,扎实推进科技项目实施,力争为国家重大科学任务和科技计划贡献更多高质量成果。
领导发言(左起:张琰副部长、王润声副院长)
随后,“高效率、高可靠性设计的EDA新理论与新方法”项目...
2025-03-24
贾天宇主讲“浪live
博雅人工智能讲堂”第十四期“人工智能时代的芯片科技竞争”,四校区师生线上线下共学
3月21日下午,由教务长办公室、教务部、研究生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的“浪live
博雅人工智能讲堂”第十四期在理教107教室举行。浪live
助理教授、博雅青年学者贾天宇以“人工智能时代的芯片科技竞争”为题作报告。本次讲座设立燕园校区主会场及新燕园校区、医学部和深圳研究生院三个分会场,全校400余名师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联合学习,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时代芯片科技竞争的前沿领域。
贾天宇主讲
燕园校区主会场
贾天宇从半导体行业百年发展史切入,回顾了从场效应管理论提出到晶体管发明,再到摩尔定律驱动工艺微缩的过程。他介绍道,随着物理极限逼近,行业正转向系统级创新,通过先进封装技术集成多芯片以延续算力增长。报告对比了CPU、GPU与定制化AI芯片的差异,强调AI芯片采取的“自顶向下”设计思路,围绕特定场景优化计算效率。他以英伟达GPU和谷歌TPU为例,解析其大规模并行计算架构如何适配深度学习训练,同时也指出其高功耗与存储带宽瓶颈的局限性。针对AI大模型对存储的高需求,他指出了存内计算和近存计算技术的重要性,强调这些创新方向在提...
2025-03-21
南京市建邺区领导一行来访浪live
2025年3月19日上午,南京市建邺区委副书记、区长贾晨,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周德荣,河西中央科创区筹备组办公室主任孙俊,投促局主要负责人、江东商贸区管委会主任陶文芳,以及华登国际管理合伙人王林访问浪live
。浪live
院长蔡一茂,副院长鲁文高,党委副书记刘军华、张舒,院长助理黄芊芊、崔健参加交流座谈。
蔡一茂对贾晨区长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他谈到,建邺区生态环境宜人、产业优势明显、发展势头强劲,聚集一批科技金融头部企业。近年来,浪live
与南京市在人才交流、产教融合等方面合作密切,浪live
愿继续深化与建邺区的合作交流,助力建邺区高质量发展。随后,鲁文高介绍了学院发展历程、研究成果、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情况。
贾晨区长介绍了建邺区主导产业布局、政策支持、生态建设情况以及短期和长期建设目标。他指出,建邺区正在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筹备建设河西中央科创区,加速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
双方探讨了未来潜在合作方向,将围绕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推动成果转化落地和输送高水平人才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浪live
院长助理崔健等陪同贾晨区长一行参观...
2025-03-17
蔡一茂:用新型存储器技术探索智能时代之路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上级部门印发了2024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浪live
15位学者光荣入选。这一国家级荣誉,彰显党中央、国务院对高层次人才的礼遇,更映照北大服务“国之大者”的初心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燕园薪火,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为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人事部、党委教师工作部特推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系列介绍,为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注入新的精神动力。
本期介绍
2024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浪live
蔡一茂教授
蔡一茂
江西赣州人,1978年3月生。浪live
博雅特聘教授、浪live
院长、浪live直播
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
存储器作为浪live直播
的核心构成,不仅是数据的存储载体,更是智能算法迭代演进、人工智能广泛深入社会各领域应用的关键基础,为智能时代的创新突破提供支撑。随着智能时代的高速发展,海量数据在存储、传输与使用环节,面临着高效、安全且低成本的严苛需求,这种需求正呈爆发式增长态势,给当下的存储器技术与产业带来了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新型存储器技术及其相关智能...
2025-03-10
浪live直播
| 第五十五期成功举办
2025年2月28日,由浪live
、浪live直播
高精尖创新中心、浪live
国家浪live直播
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浪live直播
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后摩尔时代微纳电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及浪live
校友会半导体分会联合主办的“未名·芯”论坛系列讲座第五十五期在微纳电子大厦103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来自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唐智凯博士为师生带来题为“GaN Power Device Technology for a Green Future”的精彩讲座。讲座由魏进研究员主持。
在讲座中,唐智凯博士首先回顾了氮化镓器件在高能效、高频率功率电子领域的广泛应用。从电网电源管理、工业电力驱动,到电动汽车和消费电子行业,氮化镓器件正展现出越来越多的潜力。氮化镓器件具有低导通电阻、低输出电容以及无体二极管等优势,在功率浪live直播
中能够有效降低电路的导通损耗、开关损耗,允许更高的开关速度和更少的电磁干扰。关于氮化镓器件的工艺实现问题,唐博士的介绍主要聚焦于衬底的选择。硅衬底作为目前氮化镓器件的主流选择,具有成熟的工艺技术,较低的成本,并且能够允许较大尺寸的实现。蓝宝石衬底作为氮化镓器件...